食養導師- 何穎怡(岸本太太)
曾任航空餐飲業、社企有機食品業務部,同時擔任社區中心日本料理食育課導師10年。自2008年起,實踐「食養生活」。2017年在日本獲頒「食養料理導師」執照,提倡清心調和飲食、醫食同源、從食養靜思生命。近年在英國深造。透過了解食物,在生活中實現「自身療癒」 。
深信「無論我們講得多麼完美、有意思,但如果食物不能帶給你歡樂,你感到不好吃、沒有興趣令你吃下去,一切也是枉然!」
網誌: http://WingKishimoto.blog
2019.08.02 香港電視31台 港台電視31台
日常8點半《尋味天下》30集
第二節 食養生活 : 大量生產漬物vs傳統手作漬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MS_pQ84U34
嘉賓:食養料理導師何穎怡(岸本太太)分享日本漬物及韓國泡菜
監製:唐敏明 主持:黎國輝(阿感)、譚淇淇、麥潔兒(Kit)、蔡家富
2019.06.07 港台電視31台
日常8點半《尋味天下》22集
第二節 食養生活: 從食物對情感的認知
嘉賓:何穎怡(岸本太太)食養導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bknauGdgUU&list=PLkWidWFmjxM_UKUAUeIqvAzmPoHOtKFg2&index=10
2019.06.11禪食以外,還有禪煮!岸本太太藉茹素經驗推廣食養料理,分享「一物全體、身土不二」的道理
https://www.buddhistdoor.org/tc/mingkok/green-your-month禪食以外還有禪煮岸本太太藉茹素經驗推廣食養料理分享一物全體身土不二的道理?fbclid=IwAR2iHfPvKVvVrjWmH0Ljx2y4pgrMh1f_AbfptFDJQkATtNeJ9KI7dlGYPrE
2019.05.20 RTHK 第七集:烹飪導師眼中的食物公義 – Wing Chan 食養料理
食養料理達人 Wing Kishimoto , Famer Wing Chan在積極推動不時不食,食得天然的養生日式料理同時,更鼓勵學生多用本地農產品。例如:她必定購買本地所出產的二澳米,有機農場所出的時令農產品作教學食材等等生活態度 身體力行去支持本地農夫及社區企業不遺餘力背後 她對食物公義又有何看法,食物公義如何生活化地融入我們日常生活之中呢﹖
2019.04.13 好集慣【感受自然】養生?不如由吃得自然開始
這一期我們談感受自然,講過生活習慣、觀察周邊環境,不如談談與大自然最基本的關係:食。阿爺阿嫲教落,食得是福;如果識食就更有福。認識食材的來源,感知身體需要甚麼食物,以最純粹的方法慢慢做,慢慢吃,好好用味蕾與食物交流。
食養料理專家 Wing Kishimoto 岸本家媳婦 相信,這是感受自然的一種方式。
撰文:Ren Wan
攝影:芋頭
全文連結: https://bit.ly/2KQmvbw
2018.11.16 信報、Macrobiotic Lifestyle 食養料理❤️提倡清心調和飲食❤️
2018.08 Metropop 〈日本太太教分辨食品添加物〉
http://www.greend.hk/日本太太教分辨食品添加物
2018.06 Apple Daily「食養料理」日本人太太教煮全素蕎麥麵 要食晒全棵當造蔬菜
http://s.nextmedia.com/realtime/a.php?i=20180614&s=10829392&a=58310143
2018.05 岸本太太日本料理班花絮。https://youtu.be/vna5osWsQaQ
2018.04 U Magazine 食物與心靈訪問
https://wingkishimoto.blog/2018/04/15/foodsoul2/
2018.03 Metropop 食養料理生命課
https://wingkishimoto.blog/2018/04/12/metrointerview20180404/
2018.01 二澳 x 岸本太太
我非常支持以有機或自然農法耕種的農作物,特別是本地的。以往在澳洲及日本生活的體驗,知道農作物收成有機會大豐收,導致供過於求、因此引入日本「保存食」的想法,把豐收的收成以不同方法延長保質期,並增加農產品的價值。這一方面可保障農夫在豐收時的收入,農作物亦不致浪費掉;消費者準備晚餐時也更方便。
2017.11 香港電台 自在八點半 – 常備菜/ 食養料理.
http://www.rthk.hk/tv/dtt31/programme/830magazine_4
「食養料理(Macrobiotic)」是一套日本的傳統自然飲食法,概念來自中國的《內經》、《易 經》、《道德經》、西方營養學等。主張順應宇宙和自然規律,自然令我們內心會變得平和寧靜、選擇正確的飲食方法、來療癒我們的心靈、感受人生來到的目的,如何享受人生、發揮所長、將自己的與生俱來的天賦回饋社會。
食養料理不但關懷身體需要、更著重一物全體、身土不二、均衡飲食、五穀為養、傳統釀造醬料、感恩慢嚼等概念,同時也可處理得細緻、精彩,這就是食養料理的魅力所在。
2017.06 參與「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好惜食」剩食盛宴宣傳外表不漂亮的食物不代表已破壞,不代表不能吃,透過活動希望大家珍惜食物。 思考一下怎樣利用食物。透過食物跟婦女們溝通 令婦女們 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很有價值的。 婦女在社區 是可以一展所長, 並不是家庭主婦煮兩餐飯那麼簡單。
2017.01 參與策劃家家廚房 – 共享廚房平台, 跟有心人分享實踐共享廚房的概念,集合健康烹飪愛好者如家廚、主婦等,讓他們在共享廚房內開班授徒、施展廚藝,通過社區共享方式分享食物與入廚心得。同時,我們藉食品加工、私房菜、工作坊所使用的本地有機食材,讓大眾品嚐到健康真味及了解「從農場到餐桌之間」的故事。我們抱持海納百川的開放態度,鼓勵不同階層、文化背景的家廚分享他們的家常食譜,在過程之中一展才能、認識自己、共同學習及https://www.facebook.com/WingKishimoto/posts/1929443783982804
2015.12 香港電台 味之天下「真。日本之味」節目介紹傳統日本菜及醬料,分享傳統日本味道。